
巴佐尼生态匀染机
■染1吨布,以前用130吨水,如今只需35吨
■绍兴县今年淘汰908套印染设备,每天减排7万吨污水
节能减排让印染企业“尝甜头”
早报讯 有着“中国轻纺城”之称的绍兴县,是一座建在布匹上的城市,印染业是当地的拳头产业,其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水对绍兴印染行业是必不可少的,缝头、洋漂、印花、蒸化、水洗、定型等环节都离不开水。几年前,据绍兴环保部门测算,每染印1米布,要耗掉12.7公斤的水,一个西湖的水量还不够绍兴县一个月生产布的耗水量。
如何省水和减少染布污水排放,成了绍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当然,这也是很多印染业老板们最为头痛的。
“刚开始企业们不接受,我们也觉得难度很大,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来主动配合节能减排,他们开始放弃一些附加值低的订单,产品从低档慢慢向高档转型。”绍兴县环保局污染物总数控制中心副主任汪剑峰透露说,“光今年上半年,绍兴县就淘汰了908套排污大的印染设备,相当于每天减少7万吨的污水排放。”
据了解,有不少企业在节能减排“痛”定之后,已经尝到了甜头。
从130吨水到35吨水
据了解,绍兴县目前共有197家印染企业,其中多数已搬到了滨海工业区。
绍兴县舒美针织有限公司就位于滨海工业区,其董事长张国华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节能减排。
“虽然这是政府的要求,但后来我发现,节能减排之后产生经济效益是不可限量的,更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张国华解释道。
39岁的张国华从事印染行业已有20个年头,2007年创办舒美针织有限公司。“我们最早用的是溢流染色机,最大的特点是耗水厉害,但机器成本相对低,90%的印染企业都是用这种机器来染布的。2006年的时候有20多台溢流染色机,每台机器几十万元,如果印1吨布的话,需要130吨水左右。”
2007年,张国华开始引进,一种叫气流染色机的新设备,简单地说,就是用电把水变成气雾进行染色。“气流染色机的设备成本很大,500公斤容量的机器就是上百万元,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水,1吨布染色只需要35吨水左右。”
水的确是省了,可新的问题出来了,气流染色机的耗电量非常大,一台溢流染色机工作1小时耗电两千瓦不到,而气流染色机却耗电四五千瓦。光2007年的电费,张国华就付了60多万元。
“今年,我们又从意大利引进了一种叫‘巴佐尼生态匀染机’,成本更高一些,但耗水量跟气流染色机差不多,用电比溢流染色机还省三分之一,载布容量大,整个工艺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张国华说。
张国华介绍,今后还会有一种塑胶染色的方式,目前这种科技还在研发中,塑胶染色更加节能,用水会更少。
亏钱换设备只是暂时的“痛”
设备的更新换代是节能减排很好的方式,但张国华一直没有明说的是,这背后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我们目前有10台气流染色机和8台巴佐尼生态匀染机,老的溢流染色机只有在特别忙的时候才会用一用,最近已打算转手。”张国华说。
2007年,当张国华第一次掏钱购买新设备进厂房时,周围反对声一片。“当时的厂长和技术骨干们都认为,老设备虽然用水厉害,但不影响生产,而且用了这么多年了很顺手,大家对新设备都不熟悉,很容易出现种种状况。”
“为此,我中途还辞了两名厂长和一堆不错的技术骨干。”张国华说,他一直认为,节能减排是增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
引进新设备的那一年,张国华连续在四五个月里,每月亏损了几十万元,虽然对于这个上亿资产的企业来说,并不算什么。“很多印染行业的老板对于节能减排很怕,就是因为舍不得设备投入,还有就是这种亏钱,其实这种痛只要熬一下就过去了。”
说到节能减排后的企业效益如何,张国华笑笑,“从2007年到2010年,公司利润翻了四番吧。”
70多家企业“中水回用”
汪剑峰说,除了设备更新所带来的节能减排外,绍兴县在污水进管达标和处理提标方面,也有很大成效。
在舒美厂房的二楼,还有一个特别的房间,恒温恒湿,这是张国华自己设的污水检测中心。
“很多印染企业都怕排污的标准超过国家标准,每到相关机构来检测时就提心吊胆,而我们这里,每天早中晚,定时去取一些排放的污水,自己进行检测,目的就是把污水COD(化学需氧量,可用于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浓度控制起来,绍兴县的标准是1000mg/L,而我们目前一直控制在400 mg/L左右。”
“目前98%的印染企业都统一把污水排进外排管网内,然后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排进来的污水都是有要求的,污水COD浓度必须是1000mg/L以内,不再是以前的肆意排放。最终出水的COD浓度标准从以前的150mg/L,降到100mg/L以下,今年目标达到87mg/L左右。”汪剑峰说。
另外,根据各印染企业排污量和生产情况,环保部门采取了一些限制排污措施,“逼迫”企业实施减排增效,于是中水回用成了印染企业减排的另一种途径。
所谓中水回用,就是把排放出来的污水,企业自己内部处理,然后将部分水进行再次使用。“1000吨水的中水回用设备的成本是一两百万元,如浙江立盛织染有限公司排污量从5000吨/日被限排至3300吨/日,不得不花这笔钱来搞中水回用,他们后来每日的中水回用量达到2000吨左右,不但减排,还省了不少水费。”
“中水回用本来是一项循环经济性质的工程技术,目前绍兴县已有70多家企业中水回用。” 汪剑峰说。
来源:今日早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