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滨州纺织产业集群: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经济-行业动态-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滨州纺织产业集群: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经济
    集萃印花商城  2013-08-10 09:36:16
        【集萃网观察】 山东省滨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悠久的植棉和纺织历史,也是山东省主要的产棉区之一。滨州纺织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配套与完善,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2013年1~5月滨州纺织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1亿元,增长24%;利润48.95亿元,增长6.24%;利税76.65亿元,增长20.06%。作为产棉大区,滨州年产优质皮棉可达300余万担,丰富的资源,孕育了滨州纺织的历史。

      龙头带动型集群特征凸显

      我国纺织工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升级,在吸收新技术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纺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滨州市纺织产业走集群化道路对于其积极参与国际化分工、融入全球供应链、提升核心竞争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滨州涌现出了魏桥创业、华纺股份、愉悦家纺、三利纺织、东方地毯、豪盛集团等一大批纺织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大批中小型家纺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棉纺家纺产业群、印染家纺面料产业群、床品、窗帘、老粗布产品产业群、巾被产业群以及毯类产业群等特色产业群。目前集群内纺织企业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35余万人,拥有棉纺锭1200万枚。

      政府支持成为支柱型产业

      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在纺织产业集群内部,政府要以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自主品牌为纽带,建设体现纺织行业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在加速产业升级的同时,促进形成以一站式采购中心、国际商贸中心、总部基地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新组织形式。

      纺织产业作为滨州的支柱型产业,市政府在规划政策指导之下,把纺织产业集群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为滨州纺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滨州的整体形象迅速改观,市政府在优化环境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集水利、交通、林业、城建、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四环五海”综合效益工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003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陆续提出了打造“中国棉纺织之都”和“中国家用纺织品制造基地”的战略构想,聘请国内多名纺织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滨州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提出了“三步走、把联动”被称为“三八战略”的滨州纺织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思路。2006年,根据全市工业布局和长远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纺织家纺服装产业链延伸的意见》、《关于实施金融支持千家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政策。

      “中国棉纺织之都——滨州”、“中国家用纺织品制造基地”作为滨州的区域品牌,同时通过每年举行家纺文化节的形式进行大力推广,力求将文化节建设成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展示、竞赛、贸易平台,重大项目的合作平台以及科技、信息的发布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纺织贸易盛会。自2003年以来,中国(滨州)国际家纺文化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促进了滨州纺织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强力支撑

      国家在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围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和认证、教育培训、现代物流配送等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检测、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等功能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当地政府为适应滨州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滨州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随之加快,研发、检验检测、环境保护、人才培训以及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共同构成了滨州纺织业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

      滨州纺织研究中心是为本市纺织业的创新发展搭建的一个服务平台,是纺织行业方面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该中心根据现有的人员技术条件和纺织业发展趋势,开展了有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心同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国家生态纺织品质检中心滨州实验室于2003年设立,形成了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既可减轻企业负担,实现资源共享,又可节约巨额的社会投资和管理运行成本,对滨州市纺织升级,促进纺织企业出口创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滨州纺织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始终重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大型骨干企业都把印染废水的治理、回用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和企业的“生命工程”。2000年滨州市污水处理厂筹建,于2002年投入运行,具备日处理污水8万立方米的能力。目前,滨州纺织产业集群的环保体系污水处理系统总污水处理能力可达20万立方米。

      滨州三所高等院校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术学院,均设有纺织专业和与纺织有关的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服装设计专业,每年可为滨州纺织培养1000~2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这些学院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定向培养,学员毕业后可直接分配到用人单位。

      近年来,社会物流体系迅速发展,纺织产业集群中除个别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外,大多数企业的原、材、物料、产成品均靠社会物流体系承担,物流量达3000亿元。2003年市政府规划用地460万平方米,筹建滨州市物流中心,2004年一期工程投入运营,通过招商引资,建成2600平方米仓储库40座,大型商贸城一座,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年仓储物流量达200多亿元。

      滨州纺织产业集群在国家政策、市场导向原则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引导下正在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将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区域优势,突出经济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集群型工业经济格局,力争打造跨行政区域的优质纺织产业集群。

    来源:互联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