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不久前,我们已经与江苏省南通通州区法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法院签约,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委托调查、委托送达、委托执行等方面全面确立了协作机制,以降低当事人异地维权成本。”昨天上午,记者从绍兴县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绍兴县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维权逐年上升,不少牵涉到异地维权。为破解跨区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绍兴县与多个地市法院一起开辟了纺织品异地侵权诉讼绿色通道。
据了解,江苏南通、广东佛山与绍兴三地位于全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随着各大家纺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擅自复制、剽窃他人花型设计等异地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查处取证难,维权成本也极为昂贵,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经过多方调研和努力,三地具有知识产权管辖权的一审人民法院,决定共同组建三大纺织品市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联合体,并制定工作实施细则。
据统计,自2008年法院正式受理知识产权案件5年来,绍兴县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99件,审结1063件,结案率达到97%,其中80%为花样版权纠纷。为了更好地解决花样版权的纠纷,绍兴县法院一直注重创新机制,切实解决司法实务问题。例如在去年,法院就创设花样公示制度,会同县工商局,将有抢注可能的涉案花型在轻纺市场予以公示,告知案外人如对作品权利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
绍兴县法院副院长何熙彦表示,今年他们除了加大与通州法院、南海法院协作制度的执行力度外,还将通过走访调研,理清花样从设计到印染到末端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更好地规范轻纺城花样市场。还将创新机制,比如创设花样相似性比对人员群,规制花样相似性比对问题上的自由裁量权;探索新的公示方式以及调解方法,形成办案常规机制。
来源:绍兴晚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