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目前已平稳完成区内12家小印染及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共盘活用地422亩,为14家新兴项目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经过两年努力,原来张家港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小印染“集中营”沙印小区,摇身一变成为了园(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据介绍,沙印小区是沙印集团在2002年投资建设的,经过多年发展,小区聚集了12家传统小印染企业。面对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这些项目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印染企业,成为这座工业重镇的“制约之痛”。“首要的就是土地资源的制约,由于土地指标难落实,使得一些有效项目难以落地,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被动,成为发展的一大瓶颈。”冶金工业园综合管理局副局长余耀明说,其次就是这些企业亩均税收及每度电产生税收非常低,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群众反响强烈、安全管理措施比较差的企业给相关部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关停成为群众和政府共同的愿望。
两年前,冶金工业园(锦丰镇)根据亩均税收及每度电产生税收划出了两条“硬杠杠”,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沙印小区被首批列入了整体规划综合利用的范围之内。在低、弱、小的企业“腾笼”后,园(镇)致力于要引进一批“金凤凰”,将目光盯在了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的新兴产业上。
为了切实起到转型升级效果,园(镇)把老沙印小区定位为孵化成功企业的转型升级平台,入驻企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资金实力。“为引进优质新兴产业项目,我们对项目给予一定补贴,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余耀明介绍说,对能耗高、排放多、产出低的企业和新上的不属于鼓励类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现有企业新上项目不属于转型升级项目的,一律不允许增加用地、新建厂房、扩大规模。经过2年的产业调整,曾经环保问题不断的老沙印小区,目前已换来博云塑业、艾尔环保等14只新兴产业项目。
来源:苏州日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