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绍兴县印染产业发达,印染布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也有柯桥布商不大愿意在绍兴县加工印染面料,特别是拿到要求高的产品的订单后宁可去萧山甚至江苏等地加工。在他们看来,绍兴县本地一些印染企业管理较乱,水平参差不齐,总给人低档的印象,其中“潜规则”太多。有关人士认为,印染企业里的潜规则伤害的不止是客户,同样对企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也是种“伤害”。
有人分析过,绍兴县印染企业产品品质不高的原因很多。比如,大部分印染企业后整理环节薄弱,主要是定型、轧光、柔软整理等远远达不到市场对纺织品的高要求;由于绍兴地区印染业发达,企业众多,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导致染厂间相互压价抢单,而降低染费的代价就是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做“文章”,直接结果便是产品品质不过硬。
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检测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经常有客户到他们中心来检测面料,结果一检测发现PH值过高,不符合相关标准。但是,客户拿着这些面料到染厂重新修理后,就能够达到标准。她认为,有些染厂为了节省成本故意不按要求做,偷偷减掉水洗的次数,才导致了加工工艺不符合要求。
但其实,印染企业对品质、产量以及利润的追求,三者之间并不矛盾。
一位曾任职于绍兴县某印染企业的日本专家向记者表示,绍兴很多印染企业的设备不错,但是为了追求又多又快生产,往往忽视对某些生产工序的严格把关。定型原本需要半小时,却被缩短到20分钟,最终结果就是产品的色牢度不达标。他认为,绍兴印染行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开发,但是企业必须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力度。
对此,柯桥一家专门跑染厂的跟单员章先生告诉认为,当前,绍兴县印染行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粗放的经营模式,特别是一些把车间承包出去的染厂,管理上更加混乱,对待客户的态度也不好。他说,目前,绍兴县有些品牌印染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管理和售后服务上改善服务水平,但是仍比较强势。
绍兴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绍兴县印染行业也意识到了粗放型、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弊端,有意识地在进行着一些改变,如引进先进的数码印花技术,引进职业经理人之类的管理人才,力争在印染企业内形成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针对印染加工中经常出现的纠纷,有律师则认为,布商应该把合同充分利用起来,在合同写明加工的要求和标准,以便出现意外时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此外,染厂提供的存货单证等资料也要合理保存,保证证据链的完整性,以便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
来源:天天商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