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出口增长乏力 青岛纺织服装业亟待转型-行业动态-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出口增长乏力 青岛纺织服装业亟待转型
    集萃印花商城  2012-09-10 16:59:36
        【集萃网观察】今年以来,外需的低迷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领域蔓延。受此影响,青岛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出口呈现下滑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纺织服装出口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2%。近日,记者在即墨服装基地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为应对低迷的出口形势,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加速了转型升级步伐。

      出口增长乏力

      “价格下跌,需求下降……目前,我们的处境远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困难得多。”作为岛城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出口公司掌门人,面对记者,李兴健毫不隐讳地道出了目前公司面临的处境。他还向记者透露,个别同行的日子更惨,南方一些公司已经出现倒闭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出口增长乏力。从订单上看,往年一到3、4月份下半年的订单就满了,可今年到现在,手中的订单只能维持2-3个月的生产,国外客户订单不够充足。”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办主任潘维胜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持续低迷的市场让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公司订单缺乏,开工率严重不足,有些企业出现了库存危机,产品积压严重。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服装出口20强企业中,7家企业出口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纺织品出口20强中,9家企业下滑,一些企业出口额甚至下降一半以上。

      “孔雀东南飞”上演

      “其实,需求不振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逐渐丧失的竞争优势。”李兴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像是候鸟,哪里温暖去哪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弱、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与新兴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丧失。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约为188-300欧元,是世界纺织业工资最低的国家孟加拉(约80欧元)的2-3倍。而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依靠更为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抢走了大批海外订单。

      “今年以来,我们丧失的订单基本都流向了东南亚。”李兴健说,目前,不少世界级品牌都将代工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或者选择了东南亚的合作伙伴,这对我们而言简直是釜底抽薪。

      转型是唯一出路

      如此困境,青岛纺织服装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郑明梅看来,青岛的纺织服装企业多年来“自主品牌偏少、创新能力不强,和江浙一带还有差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观。据统计,目前青岛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39家,但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较低,大部分企业仍以贴牌加工、来样加工为主。“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赚取加工费生存,用大量的资源换取微薄的利润,基本上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郑明梅说。

      在多数受访者看来,曾经有着“上青天”美誉的青岛纺织服装业在国内同行业竞争上已经落后,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正在削弱,遭遇出口压力在所难免。压力催生了动力,应该说,青岛纺织服装企业正加快转型步伐。

      潘维胜介绍说,在从面料和款式的创新上赢得客户的同时,即发自主品牌的营销力度不断加大,正由ODM向OBM转变。在今年严峻的形势下,即发的产品价格同比仍增长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继续保持45%以上。

      青岛凤凰印染则将注意力放在了流程再造上。坚持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蜡染行业资源循环利用集成技术与装置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这也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效益。

      红领集团在品牌建设上谋求突破。在全国建立300多家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直营店,并以自主品牌进入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红领国际品牌旗舰店,逐步在海外培育起自主品牌。

      在即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为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即墨加快服装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已达2.6亿元,现已建成即发的服装材料检测平台和污水处理平台,雪达集团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红领集团的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即成服装公共培训平台等20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基地内400多家服装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研发、检测、展示等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服装业要“破题”,需要在品牌建设、产业链完善、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扶持,营造一个持久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的“造血能力”。

        来源:青岛日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