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7月27日奥运圣火在伦敦点燃,这届奥运会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运动器材和服饰由中国企业生产。可以说,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伦敦奥运会最大的“隐形赞助商”。其中,“浙江制造”最为耀眼。
价值200多万美元的奥运五环旗帜和各国国旗订单,36万件总价值4000多万元的奥运装订单,12万件专门为伦敦奥运会定制的足球球迷服订单……在浙江检验检疫局提质量、强服务、用信息等实实在在的帮扶下,这些订单都被浙江企业收入囊中。由于拿到订单和订单本身要求都比较高,企业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无论是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还是产品开发方面,或者品牌知名度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浙江制造”在“竞赛”中实现了升级。
产品升级
浙江嘉兴市云龙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龙最近心情不错。该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批、1.5万件足球球迷服,已经运往伦敦奥运会赛场和世界各地。至此,该公司圆满地完成了总量为12.7万件、涉及17个国家球迷服的奥运订单任务。“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筹备这个订单了,总额有100多万美元,总量还是比较大的。”任龙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其实,云龙服饰成立不过11年时间,只有120多名员工。如此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能拿到奥运会的订单,确实让同行们羡慕不已。“能拿到这么大订单并不容易。多亏这几年我们研发了不少新品种。而且在浙江局的指导下提高了产品质量,这才有了竞争优势。”任龙一语中的。国际采购商在采购服装时,除了价格因素外,他们更看重的就是服装质量。
嘉兴地区的服装企业聚集度高,随着周边廉价劳动力地区服装业的不断发展,接收境外订单越来越困难。云龙服饰敏锐地觉察到,企业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于是,云龙服饰研发了不少面料新品种,如摇粒绒面料、碳纤维面料等。这些新技术让其在与同行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此次奥运会订单采购商就是看中了云龙服饰自主研发的新面料。产品升级不仅帮云龙服饰赢得了订单,同时成本降低了15%,而且每件足球衫的制作成本大概在10美元,这让云龙服饰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工艺升级
奥运装也是出自浙江企业之手。这是伦敦奥运会期间的一种特殊服饰,主要是群众观看火炬接力、游行、娱乐时穿的,有男女老少五种款式。去年11月,位于绍兴的畅宇家纺公司接到36万件总价值4000多万元的2012伦敦奥运会“奥运装”订单。
“为按期交货,公司70多台圆机,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奥运装’面料。”畅宇家纺公司针织车间主任徐坤林说。奥运装的要求比较高,面料为摇粒绒,需经过织造、印染、定型、拉毛、缝制等多道工序。客户对其厚薄、颜色、风格等都有严格要求。为此,该公司春节前就投资购买了定型机、拉毛机、打卷机等十余台(套)设备及100多吨低弹丝,从硬件到工艺都实现了全面升级。
在生产过程中,浙江局工作人员按照一厂一策等措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6月13日,装载着最后一批奥运装的货柜发往伦敦。五彩的奥运装,装点了英国的街头巷尾,也扩大了“浙江制造”的影响面。
品牌升级
“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能为伦敦奥运生产服装,不光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打响企业的品牌。”畅宇家纺公司负责人沈海港的话道出了浙江民营企业角逐奥运会订单的目的。
临海市协成工艺品有限公司就是靠品牌拿到了今年伦敦奥运会的订单。这是一家专业生产旗帜的厂家,已为全球240多个国家生产过国旗。承接过悉尼奥运会、德国世界杯、北京奥运会、南非世界杯等重要赛事的国旗生产订单。从今年年初开始,该公司又陆续接到来自英国方面的各种旗帜订单,数量达上百万面,货值超200多万美元。
当然,再好的选手也需要教练指导,再精彩的赛事也需要有人支持。虽然企业接到奥运订单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检验检疫部门多年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这是顺利通过伦敦奥组委考核的必要而关键的因素。针对奥运会出口产品一般都具有时间紧、且集中在6月份的特点,浙江局检验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只要企业完成订单,检验人员就第一时间下厂检验,加快放行速度。
今年以来,浙江局紧扣浙江经济发展脉搏,精心组织“进万企解难题”和“抓订单 促转型 保目标”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成专家组7次深入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派员参加浙江省政府组织的“双服务”下基层活动。研究制定了多项措施支持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过各个平台向企业发布50余条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
好风凭借力。在浙江局的帮助下,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将走出幕后,在世人面前一展风姿。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