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成本上涨中低端订单向东南亚转移-行业动态-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成本上涨中低端订单向东南亚转移
    集萃印花商城  2012-02-17 00:00:00
        【集萃网观察】一份关于江苏金坛、南通两地服装产业的调研显示,大多数企业对2012年的发展前景持“不太乐观”的态度,现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赶不上成本的上涨速度。但大多数企业也认为,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头,行业将进入转折期,要实现转型升级。

      2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的带领下,中国服装协会春季大调研江苏组深入以加工为主的江苏金坛、南通两地进行了详细调研。本次调研围绕2011年税负情况、自主品牌发展情况、融资情况以及2012年以来企业的内外销订单、开工率、春节后工人返工情况等展开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2011年金坛、南通两地服装产业虽然产量仍在增长,但企业利润却在降低,“增产不增效”。对2012年的发展前景大多数企业持“不太乐观”的态度,现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赶不上成本的上涨速度。企业家预计,2012年1季度服装出口可能要下滑10%左右。以接二手单、三手单为主的中小企业以及专门接单的外贸公司日子会不好过,可能会倒闭。2012年中小服装企业将面临生存问题,而员工也将重新面临就业问题。

      但大多数企业也认为,现在到了行业反思的时候了。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头,行业将进入转折期,发展速度会放缓。这次“洗牌”将促进企业改变传统观念去实现转型升级。

      成本上涨无止境

      缝纫工越来越难招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现在,不是企业招聘员工,而是员工在“考察”企业。今年,服装加工企业并没有像往年一样急着招工,而是处于观望态势,具体招工要在五一后开始。因为企业对2012年整个国际形势以及行业形势还未看清楚,无法作出有效判断。同样,工人也不着急上班,大家都在选择待遇好、综合环境好的企业。现在企业用工成本迅速上升,工人平均工资达到3000元左右,比2011年同期增长20%。即使这样,企业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因为中西部地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地需要大量劳动力,很多服装工人被当地截流,以河南、安徽为重。同时,现在的80后、90后缝纫工不愿意加班,缺少吃苦精神,出来打工不是为了生存,主要是为了见识外面世界。现在每年进入服装行业的新缝纫工还没有每年退出的人多。

      劳保费用太高、增长太快的问题企业同样无法逃避。目前,江苏服装加工企业大多给工人上了3险或5险,工人社保成本迅速上升,有的企业工人保险达到每个月800多元。被调查企业都认为,给工人上保险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现在走的步伐有点太快、太高,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消化和承担。而且很多小企业不交税、不上保险,以低价竞争,扰乱了市场环境。

      另外,企业税负较重。现在企业赚钱不赚钱都要上交17%的税收,企业给工人工资越多,企业上税就越多,企业希望在目前综合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家能否降低税负,把工人工资、缴纳社保资金在征税之前进行抵扣。

      中低端订单向东南亚转移

      目前,由于受综合成本上升以及汇率影响,很多企业不敢接单。一些中低端的订单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且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现在江苏服装加工企业都已开始逐步向高附加值订单转变,并逐步扩大国内品牌订单比例。但是员工不大愿意做小批量、要求高的服装。另外,国内品牌的订单量也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11年国内服装品牌库存太多,大多在消化库存,造成新订单下降。

      此外,服装企业融资较困难。现在,很多银行把服装产业定位“高危产业”,企业贷款难,但企业的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发展自主品牌都离不开钱,靠企业自身资金很难进行,希望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给予财政支持以及税收支持。

      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两地服装企业大多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更新硬件设备,实现“两化”融合,并通过优质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开始从OEM向ODM转变,由数量增长向价值增长转变。

      大部分企业开始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同时整合产业链,实现联合、协同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这方面使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产业转移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企业将工厂开在河南和安徽,导致运输成本提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

      一些加工企业开始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但还处在摸索、试水阶段,采取“不着急、不泄气、不停步、不冒险”的态度。企业想实现品牌之路,但缺乏品牌运作的专业人才,对品牌的发展道路缺乏正确的认识,找不到有效途径。

      目前,虽然整个形势不太理想,但大家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信心,认为服装行业是个朝阳产业,市场依然存在,发展的好坏主要还是靠企业本身。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服装业。在税负、出口退税、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并且要重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要为企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给企业树立发展信心。

      来源:全球纺织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