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选择性接单的前提下,订单还是排到了今年5月份,但企业仍然感觉难做。”在湖州华源天盛制衣有限公司繁忙的生产车间里,总经理朱伟眉宇间难掩隐忧。虽说订单决定着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状态,不过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多重压力的叠加,让“华源天盛”这家产品60%出口欧洲、40%出口美国的企业,不敢无限制地去接单,更倾向于在产品档次和价格上有所提升。
和“华源天盛”一样,近年来我市诸多服装出口企业都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鉴定处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内陆地区出口纺织品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纷纷兴起,导致其与东部地区抢占劳动力和外贸订单现象愈演愈烈,我市出口纺织品服装企业在此大背景下,受到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订单承接困难、客户流失等多重挤压,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导致出口服装数量持续下滑。同时,服装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唯有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服装企业在接订单时一般都会有选择性地接单,对于以前跑量的低档产品一般都会拒绝接单。而检验检疫部门近年来帮促企业着力打造羊绒品牌生产基地,帮促服装生产厂家产品转型升级,使服装制品在款式创新和品牌效应的作用下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对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服装的总体质量水平和产品档次都有提升,从而出现了服装单价大幅上升。
对于出口服装出现价增量减的现象,检验检疫部门表示今年将着力在提升全市出口服装质量安全水平和产品档次上下功夫,力争取得“量价齐增”的成效。
来源:湖州日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