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河北肥乡农妇手中小小粗布头织成大气候-要闻速递-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河北肥乡农妇手中小小粗布头织成大气候
    集萃印花商城  2011-12-30 00:00:00
        【集萃网观察】“紫燕衔泥双双翔,依竹傍柳纺织娘。右摇棉车左抻线,操劳只为表新妆。”题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旧店乡张庄村农妇郑运香家西厢墙上的这首小诗,精准地刻画了郑运香的心境。郑运香是张庄乡传统棉纺织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她和同村100多户农妇们,凭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棉纺织技艺”,把传统土粗布“织”出了文化味儿,而巧打文化牌,也让她们成功地“秀”出鲜活的致富图。

      传统土布 “织出”文化味儿

      阳光照在飞动的织梭与已经被磨出光亮的木制旧织机上,哒哒的机杼声与千丝万缕的棉线交错摩擦生出的沙沙声相映成趣,站在郑运香的织机旁边,竟一时忘了周边的嘈杂。

      “土织布很多地方都有,但我们用的是从村里收上来的传统手工织机,哪一台都有十几年的历史;还有我们的传统棉纺织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织字技艺为一绝。”张庄传统棉纺织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瑞平如数家珍,“我们的文化味,正是我们的竞争力。”

      旧店乡有6000多亩耕地,农民以种植粮食和棉花为主。“没有合作社之前,村里人均收入很低。”旧店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袁靖国告诉记者:2008年张庄传统棉棉纺织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已500多社员,资本金超550万。

      小小粗布头渐成大气候

      “创业伊始,销路最难找,我们的东西太土,一度屡屡碰壁。”对于张庄村的土织布,身为旧店乡党委书记的宋潮一直关注:“要想使土织布找到大市场,必须把传统的东西赋予时代气息、文化气息。”几经摸索后,他们最终确定了给传统土粗布加点“文化味”这一思路。

      合作社生产部经理张民说,一开始他们拿来名人字画到照相馆洗出照片,让织布能手照着织,后来开始邀请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专业人士做设计,粗布的文化气息日趋浓厚。如今,一幅毛主席头像织品,售价可超1000元,合作社注册了“璞瑞祥”商标,土粗布产品远销英美,年销售额超300万元。合作社的农妇织工,月收入也超过1000元。

      文化建设借产业“变现”

      用文化促经济,直接产生生产力。2008年,土织布顺势搭上奥运会的“宣传车”,策划了织福娃、向奥运会献礼等系列活动;建党九十周年,织出了伟人头像;《论语》火了,他们织的孔子画像作为文化礼品,影响逐渐扩大。依靠策划一批文化“秀”,张庄土织布已经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国家提倡结构调整,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让文化‘变现’。将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是旧店借文化生钱的希望之路。”宋潮说。(中国妇女网)

      来源:全球纺织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