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湖州织布作坊的困惑:为啥发展不起来-要闻速递-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湖州织布作坊的困惑:为啥发展不起来
    集萃印花商城  2011-12-24 00:00:00
        【集萃网观察】四川人都说,飞机飞过成都上空,就能听见麻将声,这是一种夸张;但从湖城出发沿着湖织大道一路往东,当车子经过吴兴区八里店镇毛家桥村的时候,“噼啪噼啪”的织布声却可以听得真真切切。毛家桥村,2600多户村民,却有各类织布机近1500台,附近印花机械企业也要看他们脸色。从1983年引进第一批有梭织机到2002年开始升级为剑杆机,可以说织布机的轰鸣声已经陪伴了整整一代人。但家家办‘企业’,生活却始终没有大变化,家庭作坊难做。

      21年,老赵的梭子穿梭如旧

      在毛家桥村还有300多台传统的有梭织机,这种织机可以说是目前还在使用的织机里的“老前辈”了。 1990年,村民赵金根在家里装了两台有梭织机,那年他28岁。“那时候没地方上班,和种地相比,那些装了织机的人家收入要高得多了,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冲劲儿,我也着手办了起来。 ”老赵笑着说:“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多年,从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如今变成了一个脸上起皱、头发花白的半老头子了。 ”

      老赵的织机就装在自家住宅的一楼,一走进小院,“呯呯砰”嘈杂的轰鸣声就像一个个鼓槌密集地敲打在耳膜上,让人耳朵发胀,根本听不清内容。走上几级台阶就是织机房。 4台织机两两并排着,还有一台延伸在里面被打通的房间。每台织机上方都挂着一盏白炽灯。“现在共有5台机器,主要做里子布,没什么赚的,勉强维持开支。”他一边扯着嗓子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老赵说, 20多年来他们夫妻俩每天就日夜轮班守候在织机旁,村里装了织机的人家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与剑杆机相比,传统梭子织机没有自动化控制这一说,需要人工进行关停、开启、换梭等操作。“这样更费精力,如果没看牢,出现卡梭的情况,不仅要花时间把断丝接起来,还容易出残次品,向老板交货的时候过不去的。”

      老赵口里的老板,就是向他们下订单的经销商。老板把丝发到每户人家,再负责把织好的布回收,老赵他们赚个加工费。具体自己亲手织出来的布最终会销往哪里,做什么用,卖多少钱,加工户们谁都说不清楚。

      赵金根说:“做这行也要碰运气,如果合作的老板布销得出去,丝批得进来,那么下面的加工户也就有活干,有钱挣。 ”记者了解到,在毛家桥村,今年没活干的加工户不在少数。

      由于行情不好,利润本身就已经很薄,老赵几乎没有请过工人。“5台织机,如果请工人织布,一年下来需要支付的工资就得2万元,请不起。”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行情,除去电费、零部件配修费等开支,一年做下来也就赚5万元,这些钱就好比我们给别人打工的工资,我们只是在家里打工而已。”

      织布机也在“看天吃饭”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传统农业才是靠天吃饭,但记者在毛家桥村采访中发现,这里的织布机其实也在“看天吃饭”。村委会蔡主任介绍说,虽然毛家桥有将近1500台各类织布机,看似规模不小,但其中真正上规模的企业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以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经销商给订单,加工户只负责埋头织布,甚至不知道自己亲手织出来的布拿到市场上具体能卖上一个什么价。

      “在这个产业链中,经销商就是加工户的‘天’。”一名曾经做过剑杆机的村民老刘对记者说,经销商有生意好做,加工户们就有活可干;经销商生意难做,选择暂停或收手,加工户们就“无米下锅”。整个生产过程的主动权掌握在经销商的手里,加工户们很少有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润。据严后美介绍,从2007年至今,经销商给的加工费就没涨过,再加上物价、利息等普遍上涨,加工户们的利润已经被压缩得很低很低。但一想到行情这么差,随时可能连工都开不了,也就没人去提涨加工费的事了。

      另外,蔡主任介绍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嫌织布太辛苦,现在在做加工的很多都有点年纪了。加工户们受到本身知识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很少有直接面对市场的能力和机会,所以看似风险最小的帮老板加工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令人担忧的还不止于此,采访中,蔡主任向记者透露, 2008年开始,纺织加工业、印花机械等纺织服装机器一下子行情好了起来,使得村民们蠢蠢欲动,全村原本只有剑杆机50台左右,两年之内一下子猛增到了近1000台,很多村民都是倾尽家财,甚至不惜借钱、贷款添置新机器,如今市场变幻,很多家庭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缺乏引导,碰到好年成,村民一窝蜂上马新织机也是毛家桥村如今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印花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