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5
西安“区办融合”加快“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要闻速递-集萃印花商城
集萃印花商城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
    去购物车 件商品,共计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商城行业资讯要闻速递→详细内容
    【字体: 】      
    西安“区办融合”加快“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
    集萃印花商城  2011-12-16 00:00:00
        【集萃网观察】选址在“纺织城”东北方向的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依然一派生机盎然,与寒冷的冬天形成鲜明对比。西安纺织集团投资20亿元,占地800亩,年产30万锭的大型纺织品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园区引进的印花机等28家企业,正在用引进的100亿元投资加班加点……

      西安让纺织产业重生,正在接近现实。说起“纺织城”综合发展的快速度,西安市委副书记、“纺织城”综合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董军说:“‘区办融合’是‘纺织城’综合发展的一个强力引擎。这个在全省开发区率先实施的管理模式,在制度设计和组织保障上都是全新的,为加快‘纺织城’综合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区办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原先想着要两三年才能完工,还不到半年时间,主体都起来了,争取明年底就能投产。”12月1日上午,在西安市泵阀总厂有限公司位于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的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沈兵满意地告诉记者。

      这家企业计划从西安主城区搬迁,在考察了多家开发区后,投资4亿元的项目最终落户在“纺织城”的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沈兵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里,关键是在这里的“发展办”就能办好一切手续。

      如何加快“纺织城”的转型发展,尽快振兴纺织工业,西安市委、市政府赋予“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市级权限,下放了规划、土地、建设、市政、环保、财政等15项行政管理职能。综合发展办公室既参照西安市同类开发区管理,又与灞桥区实行“区办融合”的发展模式。时任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挂帅“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三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灞桥区区委书记、区长分别兼任市纺织城综合发展办党组书记、主任,10大片区重点工程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都由区级各大班子领导担任。由于在干部使用上实行“区管办用”、“区办双管”,真正从体制上加大了“区办融合”的力度。大家肩担使命,守土有责,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纺织城”振兴发展的健康氛围。

      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洪波深有感触地说,“区办融合”之后,区上和各街道办是利益共同体,在征地拆迁等过程中扯皮推诿的现象大大减少,工作成本相当低。群众的利益、街办的利益、产业园的利益、综合发展办和区上市上的利益都得到有效维护。

      西安纺织集团副总经理杨柳告诉记者,“区办融合”给企业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实惠,办事效率提高了,企业搬迁到现在纺织工业园的相关审批手续在综合发展办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目前,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已引进企业28家,合同引进资金100亿元,8家已建成投产,吸收3000多名纺织工人实现再就业。园区建成后,不仅能形成约500亿元的产值,成为灞桥区乃至西安市经济新的增长极,而且可以提供8万多个就业岗位,将为目前“纺织城”地区约2万名劳动力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据统计,仅仅三年间,“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已实现融资18.64亿元,引进项目57个,合同引进资金506.83亿元;开工项目89个,完成投资227亿元。未来五年,灞桥区还将投入1180亿元推进纺织城旧城改造核心区、浐灞河滨水生态住宅带、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三大板块的建设;在纺织企业开始搬迁的同时,启动旧城区棚户区改造,让更多的纺织工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受益……

      “区办融合”惠及数万纺织工人

      12月1日下午5时,刚到开饭时间,六棉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里就来了不少老人。热腾腾的稀饭、馒头,宜口的菜,一顿晚餐只要3元,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只要10元就可以在这里吃两顿饭,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享受送饭服务,最多的时候有120多位老人在这里吃饭。

      75岁的吕秀琴老人说:“这里饭菜合口味、尽饱吃,多亏了社区……”六棉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文告诉记者,居家养老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对社区稳定很重要。

      今年8月,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所属的三棉等4家企业的企业办社会职能和非经营性资产,正式移交给灞桥区管理。其中包括4个生活服务公司及17个非法人部门、3所幼儿园、4所医院、12所中小学、12户独立法人经营单位。这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一宗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非经营性资产交由地方管理。随着移交完成,1万余名离退休职工、3万余名家属,将与企业剥离实行社会化管理,几十年的“纺织人”的身份将就此消失。同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以及家属的养老、医疗、教育、再就业等将与辖区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在此之前,“纺织城”破产企业所属的12所中小学已整体移交当地政府,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享受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的待遇。原国棉四厂子校老师李海军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一个月只拿一千多元工资,现在每月工资至少2000元左右。我们对‘纺织城’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聂仲秋介绍说,“区办融合”使地方党委政府把纺织城里印花机等相关纺织企业的困难职工当成了自家人,义不容辞地进行经济援助,救济解困。仅2008年,我们就投入2000余万元,累计开发落实公益性岗位1500个,救助低保政策范围内的困难职工9896人,救助低保边缘困难职工2772人,困难企业职工生产生活问题得到缓解。去年以来,纺织城地区无一例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上访。

      来源:中国印花网  作者:中国印花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


      Warning: mysqli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D:\web\jcmall\news\newspar.php on line 330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