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公布近期本市流通领域服装类商品质量监测结果,140个批次被抽检商品中有68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48.6%,情况不容乐观。而不合格商品中,八成以上来自服装市场。
昨天下午,市工商局政务微博“上海工商”对外发布信息:近期,本市工商部门对上海兴旺服饰市场等11家专业服装市场及上海日月光百货等5家商场超市销售的140个批次服装类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其中服装市场85个批次,商场超市55个批次,结果共有68个批次商品不合格,其中服装市场销售的56个批次,占不合格商品总数的82.4%。
被监测的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pH值超标,有4个批次;纤维含量名不符实,有35个批次,占不合格商品总数的50.7%;色牢度不合格,有24个批次,占不合格商品总数的34.8%;另有22个批次标识标注不规范等。
七浦路商圈成了此次监测不合格商品的“重灾区”,共有来自上海兴旺服饰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新兴旺国际服饰城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多个商家的13批次商品,因纤维含量、产品标识和pH值等项目不合格而被曝光,占到服装市场不合格商品批次的23.2%。
一次抽检,出现了接近五成的不及格率,印花网表示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吃惊,要保证产品质量过关,归根到底的是需要生产厂家能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来源:中国印花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