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至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在美国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记者本人也已现场采访过四届。11年来,一大批纺织龙头企业借助这个平台成功地在美国建立起销售渠道,进入美国主流市场;众多中小企业也依托这个平台发展了稳定的客户群,拿到了订单。记者清楚地记得,去年,中国纺织贸促会和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深入合作,并借助法兰克福公司深厚的全球办展经验,联手在纽约打造三个分别面向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的国际专业贸易展即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美国服装面料展(TEXWORLDUSA)以及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原有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以中国展团的形式按照展品类别分别嵌入到上述三个专业展览会中。这种产业链三展联办的模式在美国尚属首次,2010年的展会得到了业界和美国主流商贸渠道的认可与支持。
自此,纽约展成功转型升级,纽约展国际化、专业化转型是适应市场需要的明智选择。转型后的纽约展顺应了市场和行业的需要,在促进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效衔接上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成为受美国买家欢迎的集约高效采购平台,也为中国企业开拓美国市场寻求贸易合作架起了桥梁。
展览主办单位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本届纽约展共有来自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的323家纺织企业参展,其中服装类79家,家纺类102 家,面辅料类142家。参展企业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展出面积上都比去年增长30%,特别是家纺参展商数量比去年增长近一倍;除了江浙外,来自中国中西部甘肃、内蒙古、四川、山西等纺织企业也纷纷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一些业内知名企业已经开始把展览会作为其开拓美国市场的固定平台和载体,每年都来参加展出,通过与海外买家接触,了解美国市场需求与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设计,争取长远的发展。
此外,还有来自中国以外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国际展商参展,充分体现了纺织供应链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趋势。
在去年的基础上,纺织贸促会针对国内纺织业原料上涨的大背景,以及用工成本上涨、汇率预升高等外部环境,通过引导参展商注重对美市场的产口对口,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结构上的提升,通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的提升来应对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同时,随着展会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纺织生产国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中的分工越来越明晰。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纺织服装业中一些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生产被周边国家取代,从而促使国际化分工的形成,明确各自在全球化产业格局中的角色。
另外,本届纽约展美国合作方将邀请服装、家纺设计师及相关贸易机构代表予以高层次的配合,与参展商加大交流和研讨,通过这种形式的有效对接,提高参展企业的产品的附加值与时尚度,提高应对美国市场和把握市场需求与走势的综合能力。在面料展展区,主办方邀请了在国际流行趋势方面非常资深的STYLESIGHT公司,强化突出展会高水准流行趋势的发布和为参展商提供增值服务。主动参与和加入趋势发布环节,将对企业产品口碑的提升和品质的宣传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除了展览会的专业化、国际化以外,展会品牌化也可以给参展商带来附加价值。经过多年耕耘,纽约展和TEXWORLDUSA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TEXWORLD在美国已有相当的影响力。像Armani、H&M,,GAP,ZARA,AmericanEagle这样的品牌更是 TEXWORLD的常客。最近一届的美国TEXWORLDUSA服装面料展期间,有来巴西、加拿大、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毛里求斯、荷兰、巴基斯坦、秘鲁、土耳其、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参加,其中,美国观众占87%;而这些观众主要来自于“时尚之都”纽约。
来源 中国纺织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