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治污 整治印染行业箭在弦上
家建议 政府稳步推进整治,不可操之过急
16日,高明区召开沧江河截污工作会议,明确对纺织企业尤其是印染类企业加强严查和限制。特别是严查企业的环保、安全生产、污水处理等设施装备,并从企业污水的排放总量、标准、水电和土地使用给予限制。
该消息在高明纺织服装界引起广泛关注。企业主们担忧: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八大产业集群之一,限制在行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印染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对此,佛山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表示,致力“绿色崛起”的高明,在纺织行业调整提升时期整治印染行业很有必要,但不能操之过急。
现状 12家企业年排污水271吨
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此前在高明区扶持与引导下,纺织服装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高明区纺织企业数量148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0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95.31亿元,从事人数达40418人。
不仅如此,目前一个涵盖全棉色纱、全棉色织布、全棉高档针织布、坯布、印染布、化纤布、家用纺织品、服装等3000多个品种的中上游产业链在高明形成。
辉煌背后,纺织行业的高污染则令人担忧。根据此前的调查显示,高明纺织城污染沧江河的情况较为突出,位于西安工业片区的高明纺织城目前已经进驻46家企业,其中已经投产企业45家,其中纺织(服务)印染企业仅为16家,而16家纺织印染企业中,印染类企业就占了12家。大量印染类企业的存在,也带来了庞大的污水排放压力。
单单这12家印染类企业,去年的污水排放量就多达271.04吨,占整个纺织城的96%,而税收贡献却只有16%。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目前中心城区三污处理厂尚未能完全对纺织城内企业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因此污水的流入也直接对沧江河构成威胁。
举措 严查和限制印染类企业
印染类企业的污水高排放,与致力实现“绿色崛起”的高明,显得很不相符。配合“再造沧江”工程的开展,印染行业的整治迫在眉睫。
为此,在16日召开的沧江截污工作会议上,明确目前沧江河截污重点将集中在纺织城等,尤其是印染行业的整治。对印染类企业,政府将加强严查和限制。特别是严查企业的环保、安全生产、污水处理等设施装备,并从企业污水的排放总量、标准、水电和土地使用给予限制。
“一旦发现不合格或不达标,将坚决给予处理。”相关负责人说,高明今后将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这些企业实现转型或关停外迁,利用三旧改造优惠政策腾出更多土地。
而对于部分印染企业报建自取水,在政策到期后,高明区将一律不允许报建自取水。
担忧 影响纺织服装行业发展
消息出街,高明纺织服装界很是惊讶。“纺织行业作为构建‘八大产业集群’之一,现在政府怎么会作为重点整治的对象?难以理解。”高明区纺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印染类企业存在的污水高排放,只是个别企业行为。
历经多年的发展,高明保持高速度发展的纺织行业也到了整治提升的时期,但整治提升不等于限制发展。“如果限制印染行业的发展,影响的必然是整个纺织服装行业。”该负责人说,印染业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发展,缺乏此环节,整个纺织行业就会脱节。
而得知高明区将限制印染行业,某企业主说,“这对我们影响太大了。”他说,纺织行业对产业链要求很完善,只要中间一个链断了,整个生产就会很麻烦。
采访中,不管是印染行业的、还是纺织服装的企业主,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们望高明区在整治提升印染行业的同时,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
建议 整治提升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高明区将大力度整治提升印染行业,佛山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昨日接受采访时说,“纺织服装业作为高明的主要产业之一,整治不能简单的限制发展,而是要整治提升,实现产业升级。”
在吴浩亮眼中,纺织产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永远都是朝阳产业。他表示,此前高明纺织行业的过快发展,导致出现乱排污、不守法经营的企业,这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高明整治纺织服装业很是必要,但不能操之过急。”
纺织服装虽然是传统的产业,但在任何的发达地区都存在,关键是如何控制其污染。“简单的取缔或者限制印染行业,只能是影响整个纺织服装业。”吴浩亮说,高明区应通过取缔无证照印染行业、更新印染行业的设备、吸引人才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
吴浩亮表示,印染行业其实也是科技型企业,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当前高明区印染行业出现的高污染问题只在部分企业中,整治并不能全部限制,应循序渐进,既达到整治的目的,又能有效推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做强大 来源:佛山日报
最新资讯